新华财经北京电(分析师蔡翔宇刁倩)2024年,人民银行公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信贷同比少增,表现相对平淡,主要由于实体融资需求仍然不强。受企业债及政府债融资支撑,新增社融保持同比多增。货币增速方面,12月M2同比增长9.7%线上炒股配资,增速降至2022年3月来新低。
一、信贷同比少增,社融保持同比多增
2023年12月,信贷同比少增,社融保持同比多增: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少增2401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169亿元。202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5%。较11月末增加0.1个百分点。M2余额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M1余额68.05万亿元,同比增长1.3%。M0余额11.3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全年净投放现金8815亿元。
在央行平滑信贷波动的指导下,2023年12月信贷数据整体表现相对平淡。数据上看,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额有所扩大;结构上看,新增信贷规模仍主要由企业部门贡献。信贷走弱主因为需求不足叠加高基数:一方面基本面修复偏慢、年末开工降温导致实体融资需求仍然不强,同时在央行“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的要求下,单纯针对银行体系新增信贷的考核有所弱化;另一方面,2022年年末信贷座谈会引导贷款加大投放造成高基数。
往后看,在落实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的要求,着力加强信贷均衡投放,统筹考虑跨年信贷投放的政策基调下,叠加2023年一季度信贷投放规模较高的影响,2024年一季度信贷或略不及去年同期水平。
二、制造业贷款需求继续走弱,消费好转拉动居民短贷
从企业部门信贷部分来看,2023年12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约8916亿元,同比少增3721亿元,同比下降29.45%。其中,短期贷款减少约636亿元,同比多减22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约8612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下降了28.89%。票据融资增加1497亿元,同比多增了351亿元,增幅为30.63%。
1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仍保持同比少增的趋势,拖累信贷增速放缓,主要原因:一是2022年末信贷座谈会引导贷款加大投放造成的高基数所致。年末时点中长贷投放有所放缓符合预期。但相较而言,由于2022年12月政策支持下企业中长贷创下历史同期峰值,垫高了新增贷款基数,因此2023年12月增量同比减少幅度较大。(2022年12月新增中长贷占全年11%,2020/2021年仅约6.3%/3.7%)。二是企业景气度一般,制造业贷款需求继续走弱,PMI连续三个月读数回踩并位于荣枯线以下,实体融资需求对新增贷款的支持有限。从数据来看,12月份PMI为49.0%,较11月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下降。从业人员指数为47.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回落。三是增发国债项目尚未接续,基建中长期贷款需求不强。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全国重大项目开工投资额同比增速-34%。
企业短贷和票据方面,短贷增量同比多减,票据融资则同比多增。一方面预计受央行“适度平滑信贷波动”要求影响;另一方面,部分银行继续增配短期票据为2024开年优化信贷结构预留空间。数据上看,1个月期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低至0%附近,而6个月期利率维持稳定,2024开年以来1个月期利率已回升至约2.3%。
从住户部门信贷部分来看,住户贷款增加2221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多增了468亿元,同比增长26.7%。具体来看,短期贷款增加759亿元,同比多增了8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62亿元,同比少增了403亿元,下降了21.61%。
居民短贷同比有所多增。2023年12月服务业PMI读数延续偏弱,但元旦居民旅游出行数据好于国庆,一定程度拉动了居民短贷。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元旦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55.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9.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97.3亿元,同比增长200.7%,较2019年同期增长5.6%。携程数据显示,国内跨年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68%,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388%。另一方面,新增居民短贷同比增长或受乘用车等大宗消费支撑。从数据来看,2023年1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到235.3万辆,同比增长8.5%,环比增长13.1%,创下2023年最高月度销量成绩。
新增中长期贷款方面,12月同比下降。从房地产市场数据上来看,据克而瑞统计,2023年12月重点30城供应环比微降5%,供应端略显乏力。成交在利好新政下,叠加年底企业加大营销力度、部分项目集中网签等,新房市场出现小幅“翘尾”,环比上升10%,同比下降21%,全年累计同比转负,延续筑底行情。一线城市12月成交环比上升21%,同比下降10%,全年累计同比微降2%。广州延续弱复苏走势,深圳11月末发布宽松新政,政策效果递减,北京、上海月中降首付、降利率、调整普宅标准等利好新政落地,短期内对市场提振效果显著。在政策组合拳下,二三线城市环比来看,多数城市保持增势,同比跌多涨少。从数据看,房地产市场交易与11月份相比有所转暖,同比增速出现收窄,意味着居民购房动力有所提升。但居民收入信心尚未修复叠加房价下行预期尚存背景下,居民中长贷出现拐点仍需等待利好政策成效的进一步兑现。
三、非标融资缩量收窄,仍需关注后续政策导向
2023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169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约1.1万亿元,同比少增3351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636亿元,同比少减1029亿元。12月份新增社融同比有所增长,主要的支撑来自于政府债及企业债融资。
非标方面,12月整体(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了1564亿元,较2022年同期少减了145亿元。具体来看,委托贷款减少43亿元,同比少减了58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48亿元,同比少减111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869亿元,同比多减了1315亿元。
信托方面,用益信托公布数据显示,12月集合信托发行市场“数减量增”。市场共计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355款,环比减少18款,降幅为0.76%;发行规模1097.59亿元,环比增加299.08亿元,增幅为37.46%。12月共计成立集合信托产品2714款,环比增加143款,增幅为5.56%,成立规模为699.21亿元,环比增加221.79亿元,增幅为46.46%。12月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小幅增加,而成立规模大幅增长,主要是非标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增长较为显著,是年末冲规模的主要力量。与之相反,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逆势下滑,信托公司在标品业务方面资金募集能力有限。虽然信托贷款融资情况出现有所好转,但受限于优质项目稀缺以及年末需求回落,对整体社融拉动仍相对有限。考虑到近期部分信托公司风险事件再度发酵,后续非标融资仍需关注市场信用风险和监管政策导向。
四、基数低企业债融资同比多增,国债增发带动政府债保持高位
2023年12月,企业债券净融资-2625亿元,环比减少了3955亿元,同比增加226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08亿元,环比增加了149亿元,同比减少了935亿元。
虽然12月企业债券净融资转负,但需指出的是,由于2022年年末受“赎回潮”利率上行影响,大量企业债券取消发行而造成超低基数,因此12月的企业债券同比对社融依旧构成正贡献。横比来看,偏弱于2018年以来的季节性同期水平,监管部门对新增企业债券的发行审批或延续偏紧。
政府债券净融资约9279亿元,同比多6470亿元,环比下降约2233亿元。12月新增万亿国债的发行带动政府债券净融资额保持高位,继续支撑社融增量。地方新增专项债由于额度限制减速,与化债相关的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快速回落,化债节奏明显放缓。往后看,万亿增发国债剩余额度使用或于2024年年初下达,2024年1-2月政府融资可能继续高位,变量是有可能在2月末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其规模和进度需要保持观察。
五、12月M2同比增长9.7%,增速降至2022年3月来新低
2023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狭义货币(M1)余额68.05万亿元,同比增长1.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3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全年净投放现金8815亿元。
12月末,M2增速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3个和2.1个百分点。本次M2增速继续回落,一是12月人民币新增信贷同比少增,或拖累M2增速。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表示,12月贷款同比少增,主要原因是当月特殊再融资债券资金用于置换城投平台存量贷款持续推进,对新增贷款规模有一定影响。另外,年末经济运行仍稳中放缓,整体信贷需求仍较弱。二是人民币存款少增,也一定程度拖累M2增速。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868亿元,同比少增6402亿元。三是2023年底增发1万亿国债,吸收较多流动性,或拖累M2增速。王青表示,12月增发万亿国债,其中5000亿要留待2024年使用,这会在短期内推高财政存款规模,形成货币回笼,压低M2增速。
12月M1同比增长1.3%,增速分别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M1增速继续处于明显偏低状态,仍主要受需求偏弱影响,企业流动性减弱。12月M1增速仍然低迷或表示企业短期流动性较低,经济活力仍有修复空间。从最新数据来看,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扩张有所加快;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3%,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扩张。
12月份M2与M1剪刀差为8.4%,较上月有所收窄,但仍维持高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M1同比低于常年水平,M2-M1“剪刀差”维持高位,反映定期存款占比偏高,这与我国经济所处的阶段有关。2023年我国经济处于疫后恢复第一年,经济活动在逐步修复当中,实体投资和消费仍不够活跃影响货币派生机制;同时,房地产市场低迷表现也对M1方面构成影响。
12月M0增速同比增长8.3%线上炒股配资,较上月降低2.1个百分点,其因源于居民定期存款较高,居民及企业活化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